英國《金融時報》1月23日文章 原題:達沃斯日記:脆弱的信心 編者按:正在瑞士達沃斯報道2014年世界經濟論壇的FT中文網總編輯張力奮在與編輯部的電話聯線中,分享了論壇首日的熱點議題和他的參會感受。我們將他的口述整理如下。
  全球經濟:重病後的休養期
  很多人此前預測今年達沃斯論壇的主題也許會是“回歸常態”,也就是經濟恢復增長,信心重返市場。的確有很多人希望,在經歷了了幾年的“危機模式”後,今年全球經濟終於能回歸常態,這也的確得到了一些經濟數據的支持。但今天一天聽下來,我覺得,如果說信心正在重返,也依然十分脆弱。
  一位前歐洲央行行長今天就表示,他仍然比較悲觀。他說,經濟有沒有真正的複蘇,要看就業,看GDP的真實增長,還要看股市。但現在看起來,這幾方面都在改善的的國家不多,也許只有美國。
  比如歐元區,雖然可以說它已躲開了徹底崩盤,但它就像一個重病人,從死亡線上救回來後,還要有一個漫長的養病過程,不知什麼時候會再發病。
  FT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用了一個類似的比喻,形容當下的全球經濟。他說,如果說2008/09年見證了一次心臟病突發,現在就是經過休養之後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發作。要判斷自己有沒有心臟病,最好的證明就是再發作一次。
  樂觀情緒的確有,但更多是來自金融業、金融市場。做實體經濟的參會者,比如來自製造業的參會者,情緒就沒有那麼樂觀。
  會場上討論很多的一個問題,是困擾美國和歐洲的結構性失業問題,特別是在年輕人當中的高失業。比如說,西班牙有些年齡段的年輕人中,失業率接近50%,這在成熟西方經濟體中是從未碰到過的現象,說明很多深層次的結構矛盾沒有解決,這是很令人擔憂的。
  這次達沃斯發佈的一個報告顯示,在北美,老百姓最不滿意的是正在拉大的貧富差距。和10年前相比,美國人的生活水準實際上在下降。你通常認為這不會發生在自由經濟體中,但美國的貧富差距的確在加大。
  可以說,世界經濟的確已經走出了“危機模式”,正在走向常態。在這樣一個時點舉行的達沃斯論壇上,人們的心態比過去幾年要放鬆些,也更願意做一些反思。
  比如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反思,幾年前在西方世界有過一次集中爆發,這次在達沃斯,又能聽到很多針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效率問題、人們的政治冷感的反思。
  另外,在走向常態的過程中,人們討論的議題也比危機期間更多元。比如這次達沃斯論壇上,有專門討論中東問題、敘利亞問題的環節,還有幾個圓桌討論數字革命帶來的變化。很多新的議題和日程已被擺上了桌面。
  中國代表更放鬆了
  和往年一樣,中國參會者的規模不大,但是很多討論和私下交談都繞不開中國。今年大家關註的中國話題,包括經濟放緩、對新領導層的期待、還有中共最近的反腐運動。
  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在今天的發言中就舉了一個例子。他說,中國官員愛吃魚翅,曾經因此把國際上的魚翅價格都抬高了。習近平主席上任後禁止官員吃魚翅,國際價格就下來了。他認為,雖然中國的政治體制沒有根本性改變,但如果國家領導人真有決心打擊貪腐,還是能帶來變化。
  我的另一個發現是,來參會的中國代表,顯得比往年放鬆了。前幾年,中國代表們總有一種當明星的感覺,要不是被別人捧上去的,就是自己把自己當成了明星,但今年似乎大家都比較放鬆,比如我今天看見了海南航空董事長陳鋒,他這次就是來聽一聽逛一逛,不會做正式發言。
  中國參會者也更願意表達真實思想,發言也比往年更坦率了。比如在今天的一個環節上,一位外國嘉賓說,中國新領導層上任後,中國股市下跌了5%,是否表示市場對新領導層失望?這時一位中國嘉賓回應說,他不認為二者有直接關係,因為中國的市場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很多行政干預讓這個市場越來越不像一個市場。這樣坦誠的發言以前是比較少見的。
  即便在中國參會者之間,意見也更加多元了,而不像往年,大家好像都得傳遞一個統一的中國聲音。  (原標題:張力奮:達沃斯論壇上中國代表更放鬆更坦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p75upgxj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